電費核算模糊不清?人工抄表效率低下?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給出了漂亮的解決方案 —— 一次看似簡單的 “小設備" 升級,竟成功撬動了能源管理領域的 “大變革"!
01
老電表計費的四大痛點
設備落后:
人工抄表:
損耗不明:
總結:
目前大多數園區都還沿用人工抄表方式。園區內建筑物數量多,企業規模不一,抄表過程復雜程度不一,耗費時間長。人工抄表效率低下,能源數據不完善,導致無法及時計算收繳電費,造成利息損失和多付少收的問題。
02
智慧改造三步走
目標:讓每一度電變得可看見、 可計量、 可管理。
環節 | 升級內容 | 核心價值 |
智能電表 | 380V三相互感式導軌表 | 0.5S級精度,組網靈活 |
高精互感器 | 0.55級精度 | 符合國標GB20840.2-2014 |
集中系統 | 4G/485雙通道 | 遠程預付費管理,分時計費 |
03
高標準落地實踐
科學施工: | |
1 | 勘察定制 |
2 | 分區布局 |
3 | 錯峰安裝 |
4 | 系統聯調 |
實施規模:
張江高科技園區是中國高新技術園區,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,總規劃面積達100平方公里,包含生物醫藥產業區、張江集電港、上海浦東軟件園等多個區域,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業和研發機構。園區內企業眾多,用電量大,年用電量高達數億度,電費收繳周期長,通常為3個月,存在電費墊資問題,墊付資金約2億元,其中墊付資金每月損失利息大約200萬元。
在園區的強電間、樓層配電箱、地下充電樁以及地上電瓶車充電樁等位置安裝了約1.5萬只預付費電能計量表計,包括DTSY1352-4G、DDSY1352-4G等型號,覆蓋了園區內大部分用電場景和租戶。
全程嚴守電力作業標準。
04
升級效果
維度 | 改造前 | 改造后 | 提升效果 |
電費精度 | 無尖峰平谷計量客戶不買單,尖段電費少算 | 客戶滿意 四段分時精準計量 | 多回收電費5%-10% |
人力成本 | 2人·天/月的人工抄表,手動錄入計算電費 | 遠程實時自動抄表計算電費 | 成本下降 90% |
糾紛率 | 誤差±2% | 符合國標標準 | 費用透明 零爭議 |
響應速度 | 24小時 處理異常 | 異常即時 極速響應 | 及時處理 無影響 |
數據價值 | 無分析基礎 | 生成用電畫像 | 支撐生產節能降耗與碳資產管理 |
實現了園區內租戶用電的智能化管理,采用預付費模式,先收費后用電,有效避免了欠費問題,電費收繳周期從3個月縮短至1個月,減少了墊付資金和利息損失,提高了園區的能源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。系統運行穩定,數據準確,得到了園區企業和管理部門的高度認可。
此次園區整體改造工程投資近1000萬元,目前項目投入使用一年多,已收回成本并實現了盈利,經濟效益顯著。
05
小電表的大智慧
真正的智能化,未必依賴 “黑科技" 的突破。從1.5萬塊默默運轉的電表起步,讓每一度電都得到精準計量,讓每一次節能舉措都有數據支撐,這恰恰是園區運營邁向 “數字運營 + 綠色低碳" 的關鍵第一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