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在全球為氣候變化焦頭爛額之際,“碳中和"成為破局關鍵,中國立下“雙碳"目標,彰顯擔當。教育領域也積極響應,“零碳校園"從設想逐步走向現實。政策為“零碳校園"建設指明方向,教育部接連發布重磅文件《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》要求建立校園能耗監測體系,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能源管理智能化。《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(試行)》推動綠色低碳理念融入教育教學。《綠色學校創建行動方案》更是督促學校積極采用綠色產品,改造既有建筑。在政策護航下,“零碳校園"建設穩步推進。
1.傳統校園困局
傳統校園能源管理仿佛是一盤散沙。能耗監測如同盲人摸象,缺乏整體規劃與統籌。不同設備、系統各自為政,數據無法互通,就像一個個孤立的“信息孤島"。水電表靠人工抄錄,不僅耗時費力,數據還可能存在誤差。而且,學校在能源使用高峰時,常常因缺乏精準調控而造成能源浪費,成本居高不下。這些問題就像一道道枷鎖,束縛著校園邁向綠色低碳的步伐。
2.如何破局?
但如今,“零碳校園"的出現,打破了這一困境。它以先進的能源管理理念和前沿技術為基石,構建起一個的綠色能源生態系統。
建設“零碳校園",要以師生需求為核心,服務于能源使用、后勤管理和領導決策。系統設計遵循開放性和標準性原則,像校園一卡通系統一樣,實現集中管理、統一計費。目標是構建能源管理體系,降低傳統能源消耗,提高清潔能源占比,讓校園建筑更節能。
3.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統
3.1.系統概述
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是實現“零碳校園"的核心。它采用物聯網架構,功能強大到超乎想象。從數據采集、邊緣計算,到反向控制、能源預測,一氣呵成。無論是照明、空調,還是配電、水耗,都能精準監測和控制,覆蓋校園各個角落。
3.2.系統框架
從應用架構看,涵蓋運營、展現、應用、數據等多個層面。后勤人員通過WEB端或APP,就能輕松掌握能源動態;應用層實時監控、智能巡檢等功能,保障能源穩定供應;數據層存儲海量信息,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。
系統架構同樣精妙,中心以太網連接各方設備,智能網關收集數據,實現能源供應、消耗和管理的無縫對接。數據傳輸網絡中,采集、數據庫和應用服務器分工明確,確保數據高效處理和共享。
3.3.系統功能
該系統功能豐富,校園綜合運維管理實現變電站、配電房設備的自動化監測和運維;
綜合能耗分析從多個維度剖析能耗數據,為節能提供依據;
定額管理系統針對公共區域合理分配能源指標;
宿舍電控計費系統對宿舍用電精細管控;
電氣安全和消防火災監測保障校園安全;
智能照明和空調管理實現遠程控制;
能源站監控確保能源穩定供應;
光伏監測和能量管理推動清潔能源利用。
4.案例分析
4.1項目現狀
吉首大學創辦于1958年,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張家界市兩地辦學,是湖南省屬綜合性大學,也是武陵山片區的綜合性大學。
此前吉首大學能耗計量體系不完整,宿舍采用威盛電表及收費系統,宿舍增容變電所采用我司電力運維系統,學校常用報修系統實現不了定制化服務,學校水電工作、軟硬件設施等缺乏系統化、規范化的管理,系統無法遠程監控和針對異常報警。
4.2系統框架
安科瑞為吉首大學設計的系統框架
4.3系統展示
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的部分系統界面
4.4系統效益
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為吉首大學帶來的收益
5.結語
“零碳校園"的建設不僅是為了當下的環保,更是為了培養未來的環保人才。當學生們在綠色的校園環境中成長,他們將帶著這份綠色的理念走向社會,成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會有越來越多的“零碳校園"涌現,它們將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綠色力量,為實現碳中和目標、創造美好地球家園貢獻重要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