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雙碳"目標與成本壓力雙重倒逼下,傳統工廠的粗放式能源管理模式正面臨轉型陣痛。本文以安科瑞能源管控系統為切入點,解析其如何通過“數據驅動+智能管控"實現工廠能耗的“",為制造業綠色升級提供可復制的數字化路徑。
中國制造業長期依賴“高能耗、低效率"的能源消耗模式,尤其在鋼鐵、化工、紡織等傳統行業,普遍存在三大痛點:
1.能耗黑洞難追溯:
依賴人工抄表,數據滯后且易出錯,無法定位高耗能設備或工藝環節;
峰谷電價利用不足,能源成本常年居高不下。
2.設備管理低效:
老舊設備空載、過載運行普遍,故障預警依賴經驗判斷,停機損失巨大;
缺乏能效評估標準,技改投入決策無數據支撐。
3.環保合規壓力:
碳排放數據核算困難,難以滿足政府“能耗雙控"政策要求;
能源浪費導致的隱性成本侵蝕企業利潤。
1.用能安全:完善用能安全監測,保障人身與電氣設備安全供電。完善電能質量監測,如三相不平衡、諧波等。
2.新能源的應用:
準確評估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裝機量,避免過度投資。為未來可能應用的充電樁、儲能系統提供數據支撐,平臺融合。
3.節能降耗:
了解企業生產能效水平,然后發現節能方向,再預估節能空間,最后準確核算節能效益。
4.能源管理:
生產全過程用能數據監測和分析。完善并落實能源管理制度,使之更有效的運行。量化能效考核kpi,用數據說明問題。
1. 全流程能源畫像
部署智能電表、傳感器等設備,實時采集電解槽、熔煉爐、軋機等重點設備的電壓、電流、功率等數據,形成能耗動態熱力圖;
支持分車間、分產線、分班次的能耗對標分析,精準定位高耗能環節。
2. 設備能效智能診斷
建立熔煉爐、空壓機等關鍵設備的能效基準模型,通過AI算法識別異常能耗波動;
案例:某鋁板帶企業通過平臺發現熔煉爐保溫層老化導致能耗增加12%,及時維修后年節約電費超80萬元。
3. 電力負荷優化控制
結合生產計劃與電價政策,自動生成錯峰生產建議;
動態調節無功補償裝置,將功率因數穩定在0.95以上,避免力調電費罰款。
4. 碳排放在線核算
集成國家碳排放核算標準,自動生成電解鋁環節的碳排放報告;
提供清潔能源替代、余熱回收等減碳方案模擬測算。
主要功能:
(1)能耗分析
通過三級能源計量體系,實時監測企業、車間、設備的能耗情況,進行同比、環比分析,幫助企業了解能源流向,發現節能方向。
(2)設備管理
通過3D可視化技術,展示設備臺賬、維保記錄等信息,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,及時發現設備故障,提升設備利用率。
(3)能效分析
通過三級能效分析體系,評估設備的能效水平,生成能效分析報告,提供節能建議,幫助企業優化設備運行策略。
(4)遠程控制
支持遠程設備啟停、運行參數設定等功能,幫助企業實現設備的智能化控制,減少能源浪費。
(5)節能優化
通過變頻控制、參數調優等手段,優化壓縮空氣系統、制冷系統、循環冷卻水系統等關鍵設備的運行效率,降低能耗。
特色功能
(1)數據異常診斷
平臺具備數據自診斷功能,能夠自動診斷數據異常,提升安裝調試效率,保障數據的準確性。
(2)碳資產管理
平臺支持碳排放核算、碳配額分解、碳交易策略制定等功能,幫助企業實現碳資產的數字化管理,助力“雙碳"目標的實現。
(3)工業組態監控
用戶可以通過組態圖自定義監控管網,實時展示設備運行數據,進行遠程控制,提升管理效率。
安科瑞能源管控系統正加速向“平臺化+生態化"升級:
與光伏、儲能系統聯動:實現工廠微電網“自發自用、余電上網";
嵌入AI預測性維護:基于設備運行數據預測壽命周期,降低運維成本;
打通供應鏈碳足跡:整合上下游能源數據,助力全鏈條碳中和。
對傳統工廠而言,能源管控已從“成本項"進化為“競爭力資產"。安科瑞通過“軟硬一體"的數字化方案,不僅破解了能效管理難題,更推動企業從“被動減排"轉向“主動創效",為制造業低碳轉型提供了可落地的中國方案。